癌症治不好 恐是基因突變所致
2019 年 7 月 1 日
根據衛福部2015年最新統計,平均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,台北榮總於2日舉辦「完整基因檢測,癌症用藥更精準」記者會,周德盈強調,標靶藥物能瞄準癌細胞進行攻擊,降低噁心及掉髮等副作用。張德明院長表示,標靶藥物的研發可讓癌症醫療走向更精準,且已成為癌症治療的新興選擇。
一位38歲的男性,手術切除肺腺癌後一年半腫瘤復發且轉移到骨頭,在接受化療等療程後,腫瘤依舊沒有受到控制。蔡俊明表示,病患再經過基因篩檢之後,發現腫瘤具有ROS1突變基因,在適時給予治療ROS1的抑制劑後,病情才終於受到控制。
周德盈表示,肺癌晚期的病患若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診,發現是否有突變基因,在針對使用其對應的標靶藥物,就可以避免無效的治療方式,大幅提升效果。不過蔡俊明強調,現今55%的肺癌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,但依然有40%的突變基因無標靶藥物可治療,畢竟目前受標靶藥物檢測的病患不多,得到的資訊也相對有限。往後這些病例數據都有望製作出適合不同人的標靶藥物,不過周德盈強調,現在的基因篩檢費用不便宜,一次自費就是8萬元。蔡俊明表示,以肺癌內有腎癌基因的案例來看,往後若不同基因的藥物陸續研發成功,癌症將可能重新定義,可能就以突變的基因來命名。